家居行業正從渠道時代跨向服務時代。根據億歐智庫,在中國家居行業發展初期,行業處于產品時代,家居企業更注重產品質量、產品設計、品類數量、產能產量、生產效率等因素。
歷經十余年,國內家居行業產品種類逐漸豐富,產品同質化現象加重,行業轉入渠道時代,在經銷商、家裝、地產等渠道上優勢明顯的企業領先行業。
近年來,大宗渠道受房地產行業拖累,存量房翻新需求成為未來家居行業業績增長支撐點,疊加當代社會消費升級趨勢,行業周期從渠道時代跨向服務時代,對企業的綜合能力要求提升,其中服務力是企業獲得相對優勢的關鍵,包括家裝設計、交付速度、物流能力、安裝能力、維護能力等。
家居零售規模波動增長
多重利好刺激復蘇
家居零售規模龐大
全球家居市場規模波動增長,預計未來保持增長趨勢。根據艾媒咨詢,2017-2021年,全球家居市場規模從4,395億美元上升至4,962億美元,期間CAGR為3.08%。
其中,2020年受新冠疫情沖擊,全球家居市場規模有所下滑,2021年后開始逐步恢復。艾媒咨詢預測數據顯示,全球家居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健增長,預計在2025年達到5546.6億美元,2021-2025年期間的復合增速約為2.82%。
我國家居市場零售規模在短期內有望出現較強反彈,長期增速將放緩。根據國家統計局與億歐智庫,2017-2021年,中國家居行業零售規模從4.01萬億元增長至4.28萬億元,期間CAGR為1.64%。其中,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大多規模房企增速放緩,中國家居行業零售規模同比下滑5.4%。
2021-2022年,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被抑制的家居消費需求開始釋放,雖然期間局部地區疫情反復,對整體市場經濟和消費者信心造成一定影響,但中國家居行業零售規模仍保持同比增長。
2023年,我國防疫政策逐步放開后,居民消費熱情升溫,經濟復蘇預期增強,地產利好政策不斷,家居出口保持較高規模水平,預計今年家居零售規模將迎來反彈。
長期來看,人口下降壓力、人口紅利消失、城鎮化進程放緩等因素作用下,我國家居行業規模長期增速將會放緩。
我國定制家居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7-2021年,中國定制家居行業規模從2,413億元增長至4,189億元,期間CAGR達到14.79%。近幾年,國內疫情反復、房地產市場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下,我國定制家居行業規模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規模增長,增速遠高于整體家居零售規模。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我國定制家居行業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在未來幾年內的規模增速將趨于穩定,預計2023年行業規模將達到5,271億元。
疫后復蘇,需求釋放
防疫政策優化助力我國家居行業復蘇。國家防疫政策逐步放開,從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到疫情防控新十條,再到《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
目前,國內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采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同時,國內第一波疫情感染高峰已過,出入境逐步復常,推動國內經濟復蘇,消費信心逐步恢復,家居市場景氣度有望回升。
近月,家具零售當月值同比降幅逐漸收窄。
2022年,國家多次提及“擴內需”“促消費”,在疫情反復擾動的背景下,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2022年消費復蘇力度差強人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值439,733億元,同比微降0.20%。
就家具類產品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2022年我國家具類零售額累計值1,635億元,同比下滑7.50%,其中當年9-11月的當月值同比呈現降幅收窄趨勢,12月同比降幅有所擴大預計系受國內防疫政策松動后第一波疫情高峰影響?;謴秃蛿U大消費在2023年將被擺在優先位置,有望加速推動我國家居消費復蘇。
2022年12月,《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明確要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并提及要推動農村居民汽車、家電、家具、家裝消費升級,釋放內需潛能。
同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強調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我們認為,隨著國內擴內需政策和促消費措施的效果逐步顯現,內需潛能將被逐漸釋放,家居行業作為萬億規模的重要行業,市場銷售有望逐步回暖。
地產回暖,帶動增長
2022年,我國房地產銷售平淡。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2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值135,83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4.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6.8%,我國房屋竣工面積86,22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0%。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滑,主要是受到國內疫情反復的沖擊,同時購房限制、房企開發和融資受限也有一定影響。
地產利好政策持續,市場迎來底部復蘇。需求端:2022年至今,全國多地紛紛出臺降低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提高公積金貸款限額、放松限售限購、購房補貼等措施。
地產政策松綁,有望促進剛需性住房需求加速釋放,加快促進我國地產市場回暖。供給端:近期房企融資利好政策陸續頒布,銀行信貸、債券融資、股權融資三支箭發出,推動房地產行業融資平穩有序,房企資金壓力得到緩解。從近期地產市場表現來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2023年1月的70城房價數據,新房和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明顯上升,新房價格自去年2月以來連續下跌后迎來首次止跌。
2023年2月20日,證監會啟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工作,加速盤活地產市場存量,再次為房地產市場信心加碼。
我們認為,房地產政策在供給端和需求端持續加碼,國內逐步放開后疫情影響將逐漸減小,國內經濟逐步恢復,地產市場迎來底部復蘇,需求端將逐漸回暖。
家居行業發展受地產周期影響,地產回暖將拉動家居行業需求。家居行業作為地產后周期,行業發展受到房地產行業增速的影響。一般來說,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房并交付后的3-6個月,會開始房屋裝修。
近年,疫情沖擊以及三道紅線對地產行業產生較大沖擊,2022年地產供給和需求兩端都處于較為低迷的狀態。2022年開始,國家在地產供需兩端出臺多項刺激政策,行業有望在未來幾年筑底復蘇,帶動地產后周期的家居行業未來幾年的復蘇增長。
長期來看,存量房翻新將是未來家居行業大趨勢。根據億歐智庫,目前一線城市存量房交易在交易總數中的占比接近七成,預計存量房占比提升趨勢未來會逐步擴散至低線城市。因此,就家居行業而言,存量房翻新和局部裝修將會成為未來家居行業增長的主要來源。
出口維持景氣,美國為重要出口國
我國家居產品出口格局相對穩定,美國為最大出口國。根據海關數據,2021年,我國家居產品出口規模前十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日本、德國、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馬來西亞和法國。
其中,美國占比遠超其他國家,達到28%。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家居產品出口格局變動較小,美國穩居首位。
我國家居行業出口維持較高規模水平。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家居出口規模為9,01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9%。這主要得益于美國房地產市場景氣、RCEP正式實施、疫情下我國家居供應鏈優勢凸顯等因素。
2022年,隨著海外市場疫情防控放開,全球經濟復蘇,海外供應鏈逐步復常,我國家居出口行業規模微降。
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家居出口規模為6,348億元,同比下降1.7%,整體規模保持在較高水平。
群雄逐鹿
馬太效應將逐步顯現
家居行業集中度提升空間大
我國家居行業規模龐大,企業數量眾多。我國家居市場是萬億規模級別的市場,但由于產品種類眾多、技術壁壘不高、準入門檻較低、原材料供應較為充足、供應鏈碎片化程度高等原因,業內企業數量眾多,行業競爭較為劇烈。根據國家統計局,我國家具制造業企業數量在2022年達到7,273家,近10年復合增速為5.13%。
但由于家具制造業企業數量持續增加,業內競爭也逐漸加劇,虧損企業數量整體呈現增長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家具制造業虧損企業數量比重高達21.92%,較2012年上升超過10個百分點。
我國家居行業內多個細分領域的市場格局較為分散,行業集中度優化空間大。根據億歐智庫,2020年我國櫥柜行業CR3為8.4%;其中,歐派家居份額領先,志邦家居和金牌櫥柜跟隨其后,但業內單個企業的市場份額均低于5%。
衣柜市場方面,2020年我國衣柜行業CR3為14.4%,集中度稍高于櫥柜市場,但仍較為分散;歐派家居、索菲亞和尚品宅配的排名靠前,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差異相對較小。此外,沙發市場的集中度相對更高,2020年我國沙發行業CR2為15.1%;其中,敏華控股市場份額達到9.5%。
由于家居產品多屬于耐用消費品,客戶消費頻率低,目前部分中小企業可能通過壓縮服務成本以低價競爭,具備一定市場空間。但隨著行業逐步成熟,產品標準化程度不斷提升,頭部品牌企業在渠道、產品、跨界競爭等領域的布局優勢將愈發突出,行業馬太效應有望逐步顯現。
從定制家居來看,未來市場集中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消費觀念轉變,家居行業具有高端化、定制化、個性化、智能化等趨勢,定制家居行業仍在擴容。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17-2021年,我國定制家居市場CR9從12.1%提升至12.9%,呈現波動增長態勢。
我們認為,隨著行業發展,定制家居產品矩陣逐漸豐富,家居企業在整裝渠道布局深化,我國定制家居行業集中度在未來有望繼續提升。
競爭加劇加速企業轉型,整裝大家居成行業趨勢
行業競爭加劇利弊共存,催化家居企業升級轉型。隨著家居行業企業數量增加,行業競爭加劇,業內企業紛紛走向升級轉型之路。其中,拓寬賽道以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是家居企業的主要轉型方向之一。
規模較大、資金實力較強的家居企業通過戰略合作、跨界投資等路徑來擴大業務范圍,不斷優化戰略布局。據億歐數據,目前家居行業各細分領域相互滲透的情況多見,企業開始在產品、服務、渠道等多方面進行融合,走向整裝大家居方向。
整裝大家居是未來家居行業大趨勢,家裝渠道將成重要籌碼。對消費者而言,整裝具有一站式采購的、便利性高的特點,在售后服務方面亦有優勢。
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2017-2021年,我國家裝市場總產值從1.91萬億元增長至2.85萬億元,期間CAGR約為10.5%。雖然家裝市場目前已經進入成熟期,但行業規模龐大并持續增長,把握家裝渠道對家居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億歐智庫資料顯示,2022年知名家居企業戰略合作和布局事件超百起,家居制造企業紛紛跨界投資家裝領域,部分家具制造業企業開展整裝整家業務。歐派家居、顧家家居、索菲亞、好萊客、志邦家居等公司都陸續開啟“大家居”戰略模式,追求不同層面的變革與創新。
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頭部企業有望強者愈強
家居產業作為重要民生產業,在政策推動下將加速高質量發展。2023年2月,《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全面提高我國質量總體水平,促進我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
《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到,目標到2025年,我國質量整體水平進一步全面提高,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滿意度明顯增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質量強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2022年6月,《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確了整裝云賦能平臺,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家具模塊化生產,智能工廠等為數字化發展推進工程。
2022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缎袆臃桨浮诽岢?,到2025年,家居產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高質量產品供給明顯增加,同時明確在家居產業培育50個左右知名品牌,建立500家智能家居體驗中心,以高質量供給促進家居品牌品質消費。我國家居產業首次在國家層面上得到政策指引,順應行業滲透融合趨勢,確立“大家居”產業發展目標。
國家政策助力下,我國家居消費需求有望被加速激活,家居產業發展質量有望加速提升。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家居行業將走向創新化、數字化、智能化、定制化、場景化,頭部企業將更上一層樓?!缎袆臃桨浮访鞔_發展目標,到2025年,在家用電器、照明電器等行業培育制造業創新中心、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等創新平臺,重點行業兩化融合水平達到65%,培育一批5G全連接工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應用場景。同時,《行動方案》明確,反向定制、全屋定制、場景化集成定制等個性化定制比例要穩步提高,綠色、智能、健康產品供給明顯增加,智能家居等新業態加快發展。目前家居行業進入成熟階段,存量市場競爭下,行業增速放緩是必然趨勢;因此,家居行業未來發展的創新化、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定制化、場景化等特點將愈發明顯。
頭部企業在產品力、技術力、創新力、資金力、渠道等多方面更具備優勢,有望在行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中脫穎而出。
漲價風潮起
3月交鋒即將響起
原材料價格高企,家居行業掀起漲價潮
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家居產品成本。
?。?)木材是家居產品的重要原材料,進口依賴度較高。2021年,人造板價格呈現不同程度上漲。魚珠木材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末,15cm膠合板、20cm刨花板、15cm中纖板的價格分別較年初上漲了7.79%、3.23%和4.44%,年中價格振幅分別達到9.21%、8.89%和10.23%。截至2022年3月,木材價格較當年年初有所回落。億歐智庫預計,受到國際市場和產區政策影響,我國木材價格未來或將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
?。?)金屬材料:2021年,多種五金材料價格上漲,其中不銹鋼材料、鋁材價格漲幅較大。根據工商業聯合會,2021年,不銹鋼材料、鋁材、銅材、管材、工程塑料、磁器價格指數較年初分別上漲31.56%、25.17%、12.46%、6.57%、14.23%和10.37%。銅材、鋁材價格指數于2022年中下滑后企穩反彈,其余五金材料2022年的價格波動相對較小。與2021年最高點相比,截至2023年2月17日,銅材價格指數回落超過10%,不銹鋼材料價格指數較為平穩,鋁材價格指數維持高位,工程塑料價格指數微降。
在新冠疫情沖擊、能源危機、進出口環境變化、環保政策等因素影響下,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家居行業成本造成一定壓力。
家居行業連續三年啟動漲價行情。自2021年起,家居上游原材料價格開始上漲,家居企業成本驟增,為轉嫁部分成本壓力,企業紛紛采取漲價策略等方式,漲價已成行業共識。根據財聯社報道,2021年十一前后,歐派家居、東鵬控股、帝歐家居等多個家居產業鏈公司宣布調價。
據觀察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上半年,家居漲價潮再次洶涌而至,科凡家居、尚品宅配、箭牌家居、蒙娜麗莎、新明珠集團等20余家家居企業發布提價通知,價格漲幅約3%-15%。
2023年,全球家居行業漲價潮拉開序幕,日本衛浴及廚房企業TakaraStandard、韓國漢森家居、韓國HyundaiLivartCo.等國際家居公司投身于新一輪漲價潮,大多國際家居公司對于產品調價的解釋主要包括原材料價格上漲、倉儲費用上調、匯率波動等。
家居行業漲價成為大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成本上漲的壓力,有助于改善企業盈利能力。
疫后重聚,家居展會強勢回歸
疫后重聚,家居展會強勢回歸,推動行業加速復蘇。近三年,新冠疫情反復,宏觀經濟環境受到較大沖擊,家居消費需求受到抑制,大多家居展會經歷延期或取消。
2022年底開始,防疫政策逐步調整,第一波感染高峰期已過,國家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2023年家居行業將破冰逢春,家居消費復蘇值得期待。家居展能加速企業資源和專業觀眾資源的整合,為各大家居企業提供展示平臺,推動業內企業碰撞與發展,同時通過線下體驗刺激消費欲望,激發消費活力。
2023年開年以來,2月家居展會陸續開啟,3月迎來北京建博會、中 國家博會、名家具展等多場大展。今年家居展會強勢回歸,有望助力產業向上突圍。
315將近,家居行業玩家各顯神通,預計“整家”概念仍是熱門。春節過后是裝修小旺季,一般來說,家居行業會在315迎來年內第一波大促?;仡?022年家居315活動,“整家定制”是最熱細分賽道;整家套餐既可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需求,又可以幫助企業精簡SKU和提高生產效率,預計整家今年仍是熱門方向之一。
截至目前,多家家居公司已經陸續開啟今年的315大促預熱。其中,紅星美凱龍開啟了第二屆“315FUN肆嗨購節”,大促期間,歐派、喜臨門、芝華仕、九牧、美的等品牌預計將推出各類活動超過三百場。
[編輯:田田]